top of page

2025 NEW SEASON MENU
Un(Natural) Landscapes


《非(自然)風景》

一份跨越星辰與土地的菜單

如果藝術是觀看自然的方式,那麼料理,是否能成為品嚐自然的通道?
 

由 The Studio 與 Avocado Art Lab 共同策劃的《非(自然)風景》藝術饗宴,邀請觀者透過「吃」走入兩位台灣藝術家——羅晟文與陳向一——對自然與人類關係的觀察、反思與詰問。The Studio 餐飲團隊以八道料理對應藝術家的創作主題與影像語言,串連情境、視覺與味覺,帶領賓客進入一場藝術與環境議題交織的感官旅程。

_DSC6877-Enhanced-1 sky _DSC6851-Enhanced flatten for merge_Panorama-1 copy (1).jpg
大福4.jpg

| 消費須知 |

⚠️ 散客場僅開放「每月公布日期之晚餐場」,其餘日期及中午時段,請以包場方式預約⚠️

> 可訂位場次 18:00 | 19:30 ,最晚用餐至22:30 

-每人低消一份套餐 

-不採包場形式,單一場次至多12位客人 

-10人以上建議包場 

-7-12歲兒童餐900/人 ; 12歲以上與大人同價 

-散客場不提供6歲以下兒童餐,若攜6歲以下兒童建議採包場制

-套餐均可製作蛋奶素,恕無法去除五辛與提供全素餐點 

|菜單|

藝術套餐(6道菜) 2080NT+10% 起 /人

藝術套餐(8道菜) 2480NT+10% 起 /人

-酌收水資費120NT+10% 

本餐廳提供酒單

-自備酒類將酌收開瓶費用 500NT/支,烈酒800NT/支,點一支可抵一支開瓶費

| 其他須知 |

 

-可自備生日蛋糕,不收清潔費

-可攜帶寵物,但不可落地

-本餐廳收10% 服務費

-付款方式提供現金及刷

| 預訂&取消規則 |

僅透過官方LINE: @thestudiotw  預約

CALL: 886-928-321-508

訂位資訊確認無誤後,將於「3天內」完成預匯訂金NT$ 1,000 /人,匯款完畢才算訂位成功

• 取消訂位請於用餐日前兩日告知

• 用餐前兩日內取消 / 當日未出席同取消訂位,訂金不予退還,亦不可改期使用,敬請見諒

• 如需要更改人數,請「務必」提前詢問

西瓜3 FB.jpg

夏日豔紅 Crimson Summer Sky

牡丹蝦|西瓜|綠竹筍

Botan Shrimp|Watermelon|Bamboo Shoot

天文迷攝影師陳向一將星體與地景結合,創造出絢麗的視覺作品,啟發了本季菜單。靈感來自夏季夜空中最醒目的星座之一——人馬座與位於銀河中心、散發紅橘光圈的超大質量黑洞人馬座A*。主廚以當季鮮紅西瓜與牡丹蝦,呼應星體的耀眼色彩,邀請食客展開一場味覺探險。

肉凍2 FB.jpg

時間之味 Taste of Time

糟鹵肉凍|桂花桔醬|醃菜

Zao lu Aspic | Osmanthus Sauce | Pickles

在陳向一的攝影作品中,時間是不可或缺的元素,對廚師而言,時間同樣深具意義。這道菜選用糟鹵製作手工肉凍。糟鹵源自古老的釀酒文化,可追溯至秦漢時期的穀物酒技術,需經至少三年熟成,方能萃煉出層次分明、酒香馥郁又柔和的風味。肉凍的靈感則來自中世紀歐洲廚師,肉湯冷卻中發現天然膠質會凝結成凍,形成可延長保存期限的「組合肉」。這種經時間沉澱而成的形態,也呼應《Un(Natural)》展覽對人造與自然邊界的提問。

牛舌3FB.jpg

異地同生 Simultaneous Births

牛舌|酸菜|麵線

Beef Tongue | Pickled Mustard Greens | Noodles

這道菜融合紅酒燉牛肉與台灣牛肉麵的靈感。前者起源於19世紀末法國,是為了軟化硬肉、避免浪費而誕生的經典菜餚;後者則發展自清末民初的山東魯菜,並在台灣岡山眷村演化為本地特色。兩地牛肉料理雖相隔遙遠,卻在相近時期誕生,呼應陳向一將星體投影於地貌、串連時間與空間的創作。料理以紅酒蔬菜燉牛舌,搭配煎製麵線,外酥內軟,展現東西飲食文化的交融與創新。

芋頭FB.jpg

視覺與味覺的挪用 Appropriation of Sight and Taste

芋頭|烏魚子|蒜苗

Taro | Mullet Roe | Scallion 

若說到台灣最古老的澱粉作物,芋頭可謂當之無愧。相較於地瓜作為外來引進作物,芋頭其實是台灣原生的本土農產,許多原住民部落長期以水煮芋頭為主食。然而隨著米食成為主流,芋頭的文化地位逐漸式微。藝術家羅晟文挪用 Google 衛星圖像,拼接出那些被遺忘的地景;主廚則運用義式包餡玉棋(Gnocchi Ripieni)手法重新演繹芋頭的風味,盼以創新形式喚起人們對這項在地食材的記憶與好奇。

田雞 FB.jpg

青青池畔 By the Lush Waterside

田雞腿|佛手瓜|檸檬葉

Frog Leg | Chayote | Lemon Leaf

由於自然環境的改變,不只是對北極熊的棲地產生影響,也讓人類越來越無魚可吃,假使不久的將來人類需要仰賴養殖漁業才能滿足口腹之慾,肉質相近的田雞,是否能成為魚肉的熱門替代品呢?

廚師使用夏日清爽的佛手瓜搭配檸檬葉油菜,呈現夏日池塘的田園風景。

鴨胸 FB.jpg

人為遷徙 Un(Natural) Migration

櫻桃鴨胸|蘋果|梅 

​Duck Breast | Apple | Plum

對比於北極熊的難以適應,櫻桃鴨原為中國北京鴨品種,後經英國櫻桃谷牧場培育推廣,成為全球知名的「櫻桃鴨」,宜蘭則是台灣主要養殖地。此道料理以「鴨稻共生」農法為靈感,象徵自然與人類活動的共存關係。主廚選用櫻桃鴨胸,乾煎至外皮香脆,搭配蘋果與青梅,帶出酸甜果香,平衡鴨肉油脂,也回應動物因遷徙而適應、演化的可能性。

和牛3 FB.jpg

美味的原罪 Sinful Delights

澳洲和牛紐約客|高麗菜乾|地瓜

Australia Wagyu New York Strip Steak | Dried Cabbage| Sweet Potato 

牛隻反芻會釋放甲烷,加劇暖化,澳洲畜牧業因此致力於永續飼養,透過飼料與牧場管理降低環境衝擊。主廚選用油花豐富卻不膩的澳歐和牛紐約客,搭配日曬與陳年高麗菜乾,並將修下的邊肉以土耳其千絲酥包裹烘烤,展現惜物精神與發酵技藝,也讓人思考食物與氣候之間的關係。

巧克力羊1 FB.jpg

綠金 Green Gold

澳洲小羔羊鞍|可可|酪梨​Australia Lamb Saddle | Chocolate | Avocado

可可製成的巧克力與營養豐富的酪梨,都是人們喜愛的天然食材。然而,凡屬自然產物,皆無法避免人為與氣候的影響。今年可可期貨價格已是去年初的兩倍,未來,餐盤上的蔬果或許將比肉類更加珍貴。

大福7 FB.jpg

北海道白熊 Wondering White Bear in Hokkaido

馬鈴薯大福 | 彈珠汽水| 錦玉羹

Potato Daifuku Mochi | Ramune |  Gingyokukan

 甜點靈感來自旭山動物園的白熊。以冰涼馬鈴薯大福搭配藍白色系的日式元素,呈現圈養動物的可愛視覺與全球暖化的反思並存。

未命名-1-02.png
CONTACT FORM

感謝您的填寫,我們會盡快與您聯繫。

​若在兩天內未與您聯繫,請來信 info@thestudio-invite.com

CONTACT US

洽詢餐廳訂位與包場 ∣ 外燴 ∣ 到府服務

空間租借 ∣ 藝術品選購


展覽公休日每週日、一

餐飲服務無固定公休日,請洽官方line或客服電話

客服時間 11:00-19:00


官方LINE: @thestudiotw
CALL: 886-928-321-508
E-MAIL: info@thestudio-invite.com

​若我們未能即時回覆,請留言給我們,我們會盡快回覆您。

LOCATION

台北市松山區八德路三段142號2樓
台北市松山區八德路三段144號3樓

近捷運台北小巨蛋站、社教館​

© 2016 by 揪好創意國際股份有限公司

bottom of page